上海市水务局关于《上海市徐汇区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泥处理处置规划(2023-2035年)》行业意见的通知

信息明细属性

 

沪水务〔2025162

 

 

 

 

徐汇区水务局:

你局《关于<徐汇区污水处理系统规划(2023-2035年)>报请行业审查的请示》(徐水务〔20241号)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收悉。经研究,现将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:

一、关于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

同意《规划》提出的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。规划范围为徐汇区行政区域范围,总面积约为54.9平方千里。规划目标为:至2035年,实现全区污水管网全覆盖、点源污染全收集全处理、面源污染有效治理,构建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标准领先、功能完善、安全可靠、环境友好、智慧高效的污水治理体系。

二、关于规划污水量、初期雨水量、污泥量

原则同意《规划》预测的规划污水量及污泥量。2035年,徐汇区规划污水量约41万立方米/日,强排系统规划初期雨水截流量约23.3万立方米。规划通沟污泥量约8.1吨干基/日。

三、关于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泥处理处置规划

(一)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方案

原则同意《规划》提出的“一厂、一总、两干、四支、六系统”的规划布局。“一厂”为白龙港污水处理厂,“一总”为污水二期南线总管,“两干”为浦西南线和吴闵外排总管及复线,“四支”为浦西1#支线、浦西2#支线、吴闵外排北总管、吴闵外排过江管及复线,“六系统”为龙华厂、浦西1#、浦西2#、虹梅路、喜泰路、华泾镇等6个污水收集系统。

浦西1#支线原污水收集干管泵站现状能够满足规划需求,规划维持现状规模不变。龙华污水收集系统中漕宝路新建DN800污水管道,与吴闵外排北总管连接,使污水错峰排放,近期达到平衡水量目的。远期,待雨污混接改造和管网修复完成后,漕河泾西块污水保持原有出路,进入漕宝路污水泵站,出路均为浦西1#支线。

浦西2#支线、吴闵外排北总管污水收集干管泵站现状能够满足规划需求,规划维持现状规模不变。

吴闵外排过江管及复线中喜泰路支线由DN1200翻建为DN1500管道,解决喜泰支线现状污水高水位运行的问题。优化调整罗秀北部污水路由,罗秀北部污水就近接入规划喜泰路新建DN1500管道。华泾镇望月路规划道路下新建DN800污水干管,收集沿线污水和初期雨水。

根据区域开发建设和地区污水量增长情况,适时实施泵站、管道的新改扩建。

(二)合流制改分流制方案

原则同意《规划》提出的以分流制为主、合流制为辅的排水体制,其中规划龙华镇系统排水体制逐步向分流制过渡;徐汇区属合流制系统内的新开发建设地块,规划采用分流制体系建设雨污水管道。

(三)污泥处理处置规划方案

规划通沟污泥处理站1座(60/日,含水率以80%-90%计),规划选址位于原长桥污水厂内。

四、下一步工作要求

(一)请你局根据《徐汇区污水处理系统规划(2023-2035年)技术审查报告》进一步修改完善《规划》,将《规划》报经区政府批准并纳入徐汇区城乡规划。请衔接《徐汇区雨水排水规划(2020-2035年)》,落实初期雨水纳管出路。

(二)请你局对接长宁区、闵行区水务局,分别联合各区规划资源部门及所属街镇,开展规划污水泵站和控污调蓄设施用地专项规划编制,控制地下空间、主要管线管位,为排水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。同时,会同相关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做好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衔接。

(三)请你局根据《规划》提出的污水及通沟污泥处理规划规模,结合徐汇区“十四五”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做好“十四五”期间污水收集完善、初期雨水调蓄池建设等项目实施计划安排,抓紧开展重要项目技术储备及前期工作,并加快推进区域雨污混接改造。

(四)请你局根据《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》,开展详细层级污水规划。

(五)在地区开发中,严格实施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,增加下凹式绿地、渗透性路面和雨水调蓄等综合措施,控制地区综合径流系数,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,进一步降低面源污染。

(六)进一步对接正在编制的《全市初雨调蓄设施建设优化方案》,在详细层级排水规划中落实初雨调蓄设施及放空出路。

特此通知。


 

上海市水务局

2025423

 

 

(此件主动公开)

抄送: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,市水务规划院,城投水务集团。

上海市水务局办公室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2025423日印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