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闵行区吴泾镇雨水排水及污水系统规划行业意见的通知

信息明细属性

 

沪水务〔2024573

 

 

 

闵行区水务局:

《闵行区水务局关于报请审批<吴泾镇雨水排水规划(2023-2035年)><吴泾镇污水系统专业规划(2023-2025年)>的请示》(闵水务审〔20247号)和规划文本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收悉。经研究,有关行业意见通知如下:

一、关于规划范围、规划水平年

同意《规划》提出的规划范围和规划水平年。规划范围为吴泾镇行政范围,总面积35.64平方公里。规划水平年为2035年。

二、关于排水体制、排水模式和排水标准

同意《规划》提出的排水体制、排水模式和排水标准。规划范围内,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,排水模式采用自排与强排相结合模式,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5年一遇,强排系统初期雨水截流标准为≥5毫米,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为100年一遇。

三、关于规划方案

(一)雨水排水系统规划方案

原则同意雨水排水方案。规划范围内主要涉及4个强排系统和6片自排区域,为景东、吴泾厂北、塘峰、吴泾居住区雨水强排系统,以及西一地块、西二地块、高校地块、东地块、紫竹西块、紫竹东块自排区域。

1.景东系统:规划在现状景东雨水泵站的基础上,新建景东2#雨水泵站,规模为12.2立方米/秒,并按照5年一遇标准完善系统内雨水管道;规划在现状景东雨水泵站西侧绿地内新建初雨调蓄设施,规模约8800立方米。

2.吴泾厂北系统:鉴于系统内规划用地主要为战略留白用地,后续应结合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,同步细化优化排水方案。

3.塘峰系统:调整原塘峰系统服务范围并将原吴泾厂南系统服务范围并入,形成规划塘峰排水系统,服务范围为西起景东路-吴冲泾-龙吴路、南至溏泗泾、东至黄浦江、北至俞塘,规划新建塘峰雨水泵站,规模为26立方米/秒,泵站合建初雨调蓄设施,规模约8300立方米,并按照5年一遇标准建设系统内雨水管道。

4.吴泾居住区系统:服务范围调整为东起黄浦江、南靠吴闵支线、西至景东路-剑川路-虹梅南路、北抵塘泗泾,维持现状宝秀路泵站及总管规模不变,按照5年一遇标准完善系统内雨水管道,通过新增约11000立方米绿色调蓄设施实现系统提标;在宝秀路泵站北侧塘泗泾河底新建初雨调蓄设施,规模约7700立方米。

5.自排区域:雨水分散就近自排河道,通过按规划标准新建、翻建雨水管道和控制地坪标高等措施实现提标。结合海绵城市建设,采用加强源头雨水污染控制和污染物拦截等措施,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。

(二)污水系统规划方案

原则同意规划范围内规划污水量约10.7万立方米/日,污水经收集后纳入吴闵外排南线总管,经污水二期南线总管输送到白龙港污水处理厂。根据区域开发建设和初雨设施建设情况,适时实施泵站、管道的新改扩建。

四、下一步工作要求

(一)请你局联合区规划资源部门及所属街镇,开展规划雨污水泵站、提标及初雨治理设施用地专项规划编制,控制地下空间、主要管线管位,尤其是结合地区土地出让、控详规划编制、公园新建改造等各项工作落实绿色提标调蓄设施用地,为排水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。同时,会同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做好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衔接。

(二)请你局根据区域开发时序和规划目标,制定规划实施计划,做好近远期衔接,统筹雨、污水设施建设,确保完成地区排水系统提标和初雨治理设施建设任务,并根据本市初雨治理最新工作要求,适时优化调整方案;与闵行区其他详细层级雨污水排水规划做好衔接,确保规划范围全覆盖、不重复,同一排水系统在不同规划中方案不矛盾,保障交界处区域雨污水排放安全;对强排系统和自排区域交界处的排水管道新建、改建项目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,强排系统和自排区域排水管道原则上不得连通。

(三)请你局按照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的行业管理要求,进一步补充管理措施,细化管网检测、修复改造具体内容,明确“十四五”“十五五”工作量。

(四)请你局按照《上海市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》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要求,科学布局再生水利用设施,因地制宜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或雨水集蓄利用,推动区域节水减污;鼓励在水务设施建设和运营中推广绿色能源,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。

特此通知。


 

上海市水务局

20241225

 

 

(此件主动公开)

抄送: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,市水务规划院,城投集团,城投水务集团。

上海市水务局办公室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20241225日印发